【不素餐兮的素的意思】“不素餐兮”出自《诗经·魏风·硕鼠》,原句为:“乐只君子,福履绥之。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不素餐兮,不素餐兮!”这句话在古代常被用来表达对贤德之人不应白白吃饭、应有所作为的期望。
其中“素”字在此处并非现代汉语中常见的“素食”或“朴素”之意,而是有“空食”、“白吃”之意。因此,“不素餐兮”的意思是“不要白白吃饭”,即希望人要有贡献、有作为,而不是只享受而不付出。
一、
“不素餐兮”中的“素”字,在古文中主要表示“空、无”之意,引申为“空食、白吃”。整句话强调的是对有德之人应当有所贡献,不应只享受而不劳作。这一用法体现了古人对责任与奉献的重视。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古义解释 | 现代常见意义 | 出处 | 语境含义 |
素 | 空、无 | 白色、素食 | 《诗经·魏风·硕鼠》 | 表示“空食、白吃” |
不素餐兮 | 不要白白吃饭 | 无直接对应词 | 《诗经》 | 希望人有所作为,不虚度光阴 |
餐 | 饭食 | 餐饮、用餐 | —— | 引申为“生活、生存” |
三、延伸理解
在古代,“素餐”常用于批评那些只享受而不劳作的人。如《论语·卫灵公》中也有类似说法:“君子谋道不谋食。”这表明古人非常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对社会的贡献。因此,“不素餐兮”不仅是对个体的要求,也是对社会风气的一种倡导。
通过了解“素”的古义,我们能更准确地理解古代文献中的表达方式,也能更好地体会古人对于责任与价值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