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的10查10禁10不准具体内容是甚么】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安全生产始终是第一位的。为了规范员工行为、预防事故的发生,各地纷纷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其中“10查10禁10不准”成为常见的安全管理内容之一。以下是对“安全生产的10查10禁10不准”的具体总结。
一、安全生产“10查”内容
序号 | 查的内容 | 具体要求 |
1 | 查思想 | 是否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是否重视安全教育 |
2 | 查制度 | 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执行是否到位 |
3 | 查措施 | 安全防范措施是否落实,有无隐患 |
4 | 查设备 | 设备是否完好,是否定期维护保养 |
5 | 查环境 | 工作场所是否安全,是否存在危险因素 |
6 | 查人员 | 员工是否具备上岗资格,是否经过培训 |
7 | 查操作 | 操作是否符合规程,是否存在违规行为 |
8 | 查防护 | 劳动防护用品是否配备齐全,使用是否规范 |
9 | 查记录 | 安全检查、培训、事故记录是否完整 |
10 | 查整改 | 对发现的问题是否及时整改,闭环管理 |
二、安全生产“10禁”内容
序号 | 禁止内容 | 具体要求 |
1 | 禁止无证上岗 | 未取得相应资质不得从事特种作业 |
2 | 禁止酒后作业 | 上岗前严禁饮酒,防止因醉酒引发事故 |
3 | 禁止违章指挥 | 管理人员不得强令员工冒险作业 |
4 | 禁止违章操作 | 员工必须按规程操作,杜绝野蛮施工 |
5 | 禁止擅自拆改设备 | 不得私自改动或拆除安全设施 |
6 | 禁止带病作业 | 身体不适或精神状态不佳者不得上岗 |
7 | 禁止使用不合格工具 | 所有工具必须符合安全标准 |
8 | 禁止随意动火用电 | 明火作业和临时用电需经审批并采取防护措施 |
9 | 禁止不戴防护用具 | 进入作业现场必须佩戴齐全的劳保用品 |
10 | 禁止隐瞒事故 | 发生事故必须及时上报,不得隐瞒或谎报 |
三、安全生产“10不准”内容
序号 | 不准内容 | 具体要求 |
1 | 不准擅离职守 | 上班期间不得擅自离开岗位 |
2 | 不准串岗闲聊 | 工作时间不得随意走动或闲谈 |
3 | 不准穿拖鞋高跟鞋 | 作业现场必须穿防滑、防砸的劳动鞋 |
4 | 不准赤脚或穿短裤 | 必须穿戴整齐,不得裸露身体 |
5 | 不准乱接电线 | 严禁私拉乱接电源,防止触电事故 |
6 | 不准携带易燃易爆品 | 禁止将危险物品带入工作区域 |
7 | 不准在危险区域逗留 | 危险区域应设置警戒线,禁止靠近 |
8 | 不准使用非指定设备 | 未经允许不得使用他人或非本岗位设备 |
9 | 不准擅自进入危险场所 | 未经批准不得进入受限空间或危险区域 |
10 | 不准拒绝安全检查 | 必须配合安全管理人员进行检查与监督 |
总结:
“10查10禁10不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从思想到行为、从制度到执行的全方位内容。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可以有效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减少事故发生,保障生产顺利进行。各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培训,确保“10查10禁10不准”真正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