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涸泽而渔的意思】“涸泽而渔”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淮南子·本经训》。原意是把池塘里的水排干来捕鱼,比喻只顾眼前利益,不考虑长远发展,竭尽资源,最终导致资源枯竭、无法持续。
一、成语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涸泽而渔 |
拼音 | hé zé ér yú |
出处 | 《淮南子·本经训》 |
字面意思 | 把池塘的水排干来捕鱼 |
引申含义 | 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后果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批评短视行为或过度开发资源的行为 |
近义词 | 竭泽而渔、杀鸡取卵 |
反义词 | 未雨绸缪、可持续发展 |
二、成语解析
“涸泽而渔”字面上指的是将池塘中的水全部排干,然后捕捞里面的鱼。这种做法虽然在短期内可以获得大量鱼获,但一旦水干,鱼自然无处可寻,下一次就再也无法捕到鱼了。
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那些为了眼前的短期利益,而不顾及未来发展的行为。例如,在经济开发中,如果一味地开采自然资源而不加以保护,最终会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影响后代的发展。
三、现实应用举例
场景 | 行为 | 是否属于“涸泽而渔” | 说明 |
环境保护 | 过度砍伐森林 | 是 | 短期内获得木材,长期破坏生态 |
经济发展 | 不加限制地开采矿产 | 是 | 短期收益大,但资源耗尽 |
教育领域 | 只注重考试成绩 | 是 | 忽略学生全面发展 |
企业管理 | 过度压榨员工 | 是 | 短期提高效率,长期影响团队稳定性 |
四、总结
“涸泽而渔”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警示。它提醒我们在做决策时,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更要考虑到未来的可持续性。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应该注重平衡与长远规划,避免因一时之利而付出更大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