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管宁割席的意思是什么】“管宁割席”是一个源自古代典故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因志趣、立场或道德观念不同而断绝关系。这个成语背后有一个生动的故事,反映了古人对交友和品德的重视。
一、词语解释
管宁割席:
出自《世说新语·德行》中的故事,讲述的是东汉时期的名士管宁与华歆之间的友情破裂事件。管宁因华歆在面对金钱时表现出贪心,认为他品格不端,于是割断两人共坐的草席,表示不再与之为友。后以此比喻朋友之间因志向不同或品行不端而断交。
二、出处与背景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世说新语·德行》 |
作者 | 刘义庆(南朝宋) |
故事背景 | 东汉时期,管宁与华歆是好友,但因价值观不同而决裂 |
核心寓意 | 强调品德与志向的重要性,主张择友而交 |
三、词语含义总结
词语 | 管宁割席 |
拼音 | Guǎn Níng Gē Xí |
含义 | 比喻因志趣、品德不同而断绝友谊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朋友间因原则问题而分手 |
情感色彩 | 中性偏贬义(强调断交的原因) |
近义词 | 分道扬镳、割袍断义 |
反义词 | 志同道合、情同手足 |
四、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管宁割席”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它提醒人们,在选择朋友时应注重对方的品德与价值观,避免因一时利益或表面和谐而忽视根本差异。真正的友谊应建立在相互尊重与共同追求之上。
五、结语
“管宁割席”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人生智慧。它告诉我们,朋友之间如果失去了共同的原则和信念,即使曾经亲密无间,也终将走向分道扬镳。因此,我们在生活中应更加谨慎地对待人际关系,坚守自己的底线与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