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步自封是什么意思】“固步自封”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安于现状、不求进步,甚至拒绝接受新事物或新思想。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像一只蜗牛一样,只在自己已有的“壳”里活动,不愿迈出一步去探索新的领域。
一、成语解释
词语 | 拼音 | 解释 | 出处 |
固步自封 | gù bù zì fēng | 比喻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不求进步。 | 《后汉书·王符传》 |
二、成语来源
“固步自封”最早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原文为:“今之学者,不务修德,而专习文辞,是犹固步自封,不能自达也。”意思是说,现在的学者不注重修养品德,只专注于文辞,就像把自己困在原地,无法前进。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墨守成规、故步自封、因循守旧 |
反义词 | 锐意进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
四、使用场景
1. 批评他人缺乏上进心:如:“他总是固步自封,不愿意学习新技术,最终被公司淘汰。”
2. 自我反思:如:“我之前太固步自封了,现在才意识到要不断学习。”
3. 描述组织或社会现象:如:“一些企业如果固步自封,迟早会被市场淘汰。”
五、总结
“固步自封”是一个带有贬义色彩的成语,强调的是对现状的过度依赖和对变化的抗拒。它提醒人们,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只有不断学习、积极进取,才能不被淘汰。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应该避免“固步自封”,勇于面对挑战,迎接新的机遇。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出处、用法及意义,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更准确地使用它,并从中获得启发,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