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幸什么意思】“薄幸”是一个汉语词语,常用于文学作品中,尤其是古典诗词和小说中。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对他人不够忠诚、感情不专一,或者在情感上表现得轻浮、不负责任。这个词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常用于描述男女之间的感情问题。
一、词义总结
词语 | 薄幸 |
拼音 | bó xìng |
基本含义 | 1. 不忠、不专一; 2. 对人不厚道、无情; 3. 在感情上轻浮、不负责任。 |
使用场景 | 古典文学、诗词、小说中常见,多用于描写人物性格或情感状态。 |
近义词 | 负心、薄情、无情、负义 |
反义词 | 忠诚、深情、专一、有情 |
出处举例 | 如宋代词人周邦彦《少年游》:“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其中“薄幸”常被用来形容男子的不忠。 |
二、词源与用法解析
“薄幸”最早见于古代文献,最初是形容人的品行不佳,后来逐渐演变为表达感情上的不专一。在古诗词中,“薄幸”常常出现在女子对男子的抱怨中,如“君似明月我似雾,相逢一笑两不知”,表达了女子对男子“薄幸”的失望与无奈。
在现代语境中,“薄幸”虽然不再常用,但依然保留在一些文学作品或影视剧中,用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情感深度。
三、使用示例
1. 古文例子
“妾本良家女,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白居易《琵琶行》
此处虽未直接出现“薄幸”,但诗中“商人重利轻别离”正是“薄幸”的体现。
2. 现代用法
“他太薄幸了,明明答应过不会离开我,却还是背弃了誓言。”
四、总结
“薄幸”是一个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词汇,主要用来形容人在感情或行为上的不忠、不专一。在古代文学中,它是表达爱情失落与人性冷漠的重要手段;在现代语境中,虽然使用频率降低,但仍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和情感表达功能。
通过了解“薄幸”的含义与用法,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古典文学作品,也能更准确地把握其在现代语境中的情感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