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长絜大出处于哪里】“度长絜大”是一个成语,常用于形容衡量事物的大小、长短、轻重等,以达到公平合理的判断。这个成语出自古代经典文献,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内涵。
一、
“度长絜大”最早见于《孟子·梁惠王上》,原文为:“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这句话的意思是:称量之后才知道轻重,丈量之后才知道长短。万物都是这样,人心更是如此。后人将“度长絜大”引申为在处理事务时要全面衡量、公正判断。
“度长絜大”强调的是理性思考和公平对待,尤其在政治、道德、法律等领域中,这一思想被广泛运用。它不仅是一种方法论,也是一种价值观,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中庸之道”的追求。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度长絜大 |
出处 | 《孟子·梁惠王上》 |
原文出处 |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
含义 | 衡量事物的大小、长短、轻重,以达到公正合理的判断 |
使用领域 | 政治、道德、法律、哲学等 |
引申意义 | 强调理性思考与公平对待,体现“中庸之道” |
现代应用 | 在决策、管理、人际交往中倡导全面考量、公正评价 |
三、结语
“度长絜大”不仅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也是现代社会中值得借鉴的思想方法。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应避免片面判断,而应通过全面衡量、公正分析来做出合理决策。这一理念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