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孟达简历】在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群雄并起,人才辈出。其中,孟达是蜀汉与曹魏之间的一位重要人物,虽非名将,却因多次叛变而被后人所熟知。以下是对孟达的简要总结及详细资料。
一、个人简介
孟达(?—228年),字子度,东汉末年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人。早年投奔刘璋,后归顺刘备,成为蜀汉将领。然而,在刘备死后,他因不满诸葛亮的治理,转而投靠曹魏,最终被蜀汉大将魏延所杀。其一生反复无常,被视为“反复小人”。
二、主要经历
时间 | 事件 | 备注 |
约190年 | 孟达出生 | 南阳人,出身士族 |
194年 | 投奔刘璋 | 刘璋时任益州牧,孟达任巴西郡太守 |
214年 | 归顺刘备 | 刘备攻取益州,孟达率众投降 |
219年 | 被任命为建武将军 | 随刘备参与汉中之战 |
221年 | 刘备称帝,孟达任副军将军 | 参与夷陵之战失败 |
222年 | 降曹魏 | 因不满诸葛亮治国,秘密联络曹魏 |
223年 | 曹魏封其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 | 与诸葛亮对峙 |
228年 | 被蜀将魏延击杀 | 在绵竹一带被击败身亡 |
三、评价与影响
孟达的性格多变,缺乏忠诚,曾先后效忠于刘璋、刘备、曹魏,最终因背叛而死。他的行为反映了三国时期政治局势的动荡与个人利益的优先选择。虽然他在军事上并无显著成就,但其反复无常的形象却给后世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三国志》中,陈寿对其评价不高,认为他“才智有余,忠义不足”。而在《三国演义》中,孟达则被描绘为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最终落得悲惨下场。
四、结语
孟达的一生充满了背叛与反复,他是三国乱世中典型的人物代表。他的经历不仅反映了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性,也揭示了个人品德在历史洪流中的重要性。尽管他没有留下显赫的功绩,但他的人生轨迹仍值得后人深思。
参考资料:
《三国志·蜀书·关羽传》
《三国志·魏书·张辽传》
《三国演义》相关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