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苏轼原文】《水龙吟》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属于豪放派代表作品之一。此词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江水奔腾、山川壮丽的景象,同时抒发了作者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一、
《水龙吟》全词气势磅礴,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苏轼豪迈不羁的个性与超然物外的胸襟。词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叹。整首词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理想的追求,体现了苏轼“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哲学。
二、原文展示
>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
>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
>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三、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词牌名 | 水龙吟 |
作者 | 苏轼(北宋) |
创作背景 | 本词为苏轼在登临建康(今南京)赏心亭时所作,借景抒情,表达人生感慨。 |
主题思想 | 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及怀才不遇的愤懑。 |
语言风格 | 豪放中见细腻,刚柔并济,富有感染力。 |
艺术特色 | 意象丰富,意境开阔;用典自然,情感真挚。 |
代表句 |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
评价 | 该词被誉为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
四、结语
《水龙吟》不仅是苏轼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时代精神的写照。它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完美融合,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理想与情怀。这首词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中华诗词文化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