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西汉时期的司马迁所著。其中,《货殖列传》是《史记》中的一篇重要篇章,主要讲述了经济活动和财富积累的历史。本文将对《货殖列传》的部分内容进行原文呈现,并附上简要注释及现代汉语翻译。
原文:
昔者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注释:
1. 越王勾践:春秋末年越国君主,曾被吴国击败,后卧薪尝胆,最终复国。
2. 会稽:地名,今浙江绍兴一带。
3. 爪牙之士:指得力的助手或谋士。
4. 贾人:商人。
翻译:
从前,越王勾践居住在会稽山上,他向三军发布命令说:“凡是我的父兄兄弟以及国家的子民们,如果有能够帮助我策划并使我们摆脱吴国威胁的人,我会与他共同治理越国。”这时,大夫文种回答说:“我听说,商人在夏天就准备皮货,在冬天就准备细麻布,在干旱时准备船只,在洪水来临时准备车辆,以便随时应对物资匮乏的情况。虽然没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忧虑,但谋臣和得力助手是不可不培养和选择的。”
以上是对《史记·货殖列传》部分内容的原文、注释及翻译。通过这些文字,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对于商业策略以及人才储备的重视。司马迁通过这样的叙述,不仅记录了历史事件,还传递了许多关于管理与发展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