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货架风云再起:巨头入场,头部玩家新一轮困境初显?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与共享单车一样,无人货架出现不过一两年,就经历了从各方混战到头部之战两个阶段。
小米港交所敲钟 雷军财富达124亿美元;无人货架遭遇挫折,果小美也要转型做社交电商;ofo宣布将逐步结束在澳大利亚的相关业务。
无人货架盲目的点位扩张已经被证实遇到瓶颈,如何在赛道中保持领先,需要从运营策略甚至整体战略上去重新审视无人货架这一业态本身。
无人货架这种行业模式似乎已死。行业内部提出转型向“重资产模式”,这就不是小打小闹就能玩得动的,最终可能还是投向巨头怀抱。
眼下,无人货架似乎有一种不祥的预兆。可以预测的是,接下来将会出现更多无人货架企业的倒闭潮,资金链断裂、融资受阻,企业跑路。
自媒体“门老师”在公开平台发表文章,称聚美优品的陈欧在共享充电宝项目无疾而终之后,转身奔向了无人货架赛道,已经做出了品牌名为“美点”的无人货架。
未来随着更多技术的加入,技术革命能够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交易体验,当点位满足一定规模后,技术辅助补货和物流过程,规模效益会逐渐产生,行业的整体效率也会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改善。无人货架实现盈利不是问题。
如果把无人货架这场战役分为上中下三个半场:上半场是铺点位、拉用户;中场是扩场景、扩品类;下半场为扩业态。这三个半场有一个是不变的,运营能力!
过去,电商毁掉了部分实体业,但也倒闭这些人走向线上,成为更大的赢家。现在,新零售花样繁多,谁能率先走到一条康庄大道,谁就能举起新零售的大旗。
作为电商逐渐渠道下沉,发展线上线下结合的产物,目前无人货架的处境十分尴尬。线上有各种互联网的方式去引流、去转化;但在线下,需要合理的场景并真正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能自然而然去转化。
无人货架这一仗,我们看到很多团购人的身影,同时,点位、人才和仓配成为交锋的关键点,2018年上半年,究竟会鹿死谁手?
面对即将到来的无人货架大战,每日优鲜便利购准备好了吗?挖来刘澍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无人货架行业又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补贴固然能吸引用户的目光,但无人货架接下来的竞争将会由补贴大战向优质点位大战转移。
每日优鲜便利购继2亿美元A+B轮融资“震惊”创投圈后,前美团外卖大连锁部总经理刘澍又担任其合伙人兼CMO,负责每日优鲜便利购的整体市场工作。无人货架创业的窗口期更短,竞争更残酷,胜负立马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