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四年 谁还在风口
2018年映客直播营收较上年缩水2.1亿,为37.3亿,与此同时主播费用占直播营收比为61.3%,而上年同期则为56.4%,用户打赏减少,为留住未来增长的种子,选择提高主播分成,以此挽留主播。
2018年映客直播营收较上年缩水2.1亿,为37.3亿,与此同时主播费用占直播营收比为61.3%,而上年同期则为56.4%,用户打赏减少,为留住未来增长的种子,选择提高主播分成,以此挽留主播。
映客已经在“直播造星”和直播商业化的方向上,找到了构建自己娱乐生态的起点,并树立了自己在直播行业娱乐化转型过程中的领先地位。
高昂的带宽成本、天价的主播费用、越来越贵的流量获取等综合因素下,仅靠打赏,维持不了可持续性的直播商业模式。
对于平台们而言,要在撒币力度减弱的情况下实现用户的“再次访问、留存、拥有更多观看时长”,事实上就会越为考验他们的入口能力(用户参与便携程度)和生态内容的丰富程度上来。
不论《芝士超人》,还是《冲顶大会》、《百万英雄》等,近半个月内上线的6款同类型直播答题节目,都有着优于传统益智答题类节目的地方。
社交流量正被重新聚合和分发,与此同时用户也在被悄然筛选和归类,广告已走过了粗犷式投放的蛮荒时代,开始用对的方式连接对的用户。百万赢家、冲顶大会、芝士超人、百万英雄等众多直播答题平台,谁会成为最终赢家?
目前火热的直播答题只是一阵热潮,它在媒体的炒作下越来越热,但是本身的特性却容纳不了这么多的玩家,在玩家热情消退之后,这股有奖竞答的浪潮还会存在多久?笔者认为长则半年,短则两三月。
作为一个新型的直播分支口,为了加紧收割用户,迎合用户消费需求,一定会迎来一大批直播平台的入驻,而大批量直播平台的答题游戏开启,将会开启一场直播粉丝狂欢的答题热潮。
王思聪在直播创投圈煽动的翅膀, 让普通用户们找到了“杀时间”的底气和意义。2016年国内直播行业进入全盛时期,并在2017年趋于平缓。 两年间,直播被其视为一种“不那么必须”的消遣。
当前的直播答题游戏与红包娱乐何其相似。都是跟钱直接相关的玩法,充满了随机性,能给予用户满足感(还是双重的,金钱和成就),人们都是通过时间(答题)和金钱来获取娱乐的快感。
2017年直播市场格局已定,主流直播平台都浮出水面了,下一阶段PK的就是运营能力,特别是内容端的主播、公会、活动的运营能力,通过运营内容端来运营用户。
2017凤凰网“美丽童行”北京场收官晚宴突破2000万元筹款; 2017年募款总额超过4658万元,刷新纪录;连续举办七年,共举办慈善晚宴15场,“美丽童行”总筹款逾1.5177亿元……
还未满3周岁的映客,能够在2016年取得2.4亿元的净利润,曲线救国失败之后,更让业界多方充满了想象力。或许,解决了监管等棘手问题之后,映客独立上市的征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