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金融“悬念”:2019穿透式监管下走向何方
做金融一如织网,隐秘而庞大。腾讯一边手握最全金融牌照,另外一边金融布局散落在各个业务条线。
微信零钱通要与余额宝抗衡,一个是需要在收益率方面不能比余额宝差,另外一个就是本身所处的生态需要有更多用户理财的需求被不断触发才行。
大家原以为在社交方面,不管是阿里、网易都不可能超越腾讯所占据的江山。但当阿里钉钉成功在一大批企业中火热的时候,我们明显感知,在企业社交这块市场上,腾讯的企业微信等产品正在逐渐丢失阵地。
“一带一路”政策利好机遇难得,特别像跨境支付这样的市场机会并不常有。众多独立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应抓住这难得的时机进入企业服务市场,加快企业转型的步伐,成为有核心竞争力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商。
回顾2017年,中国的移动支付迅猛发展,但市场参与者却在持续减少,行业监管愈发规范。展望2018,支付终究回归工具属性,借助技术手段提升用户体验与支付安全是支付行业的必然出路。
2017年,新金融行业是颇值得总结的一年。红岭创投宣布清盘了,e租宝宣判了,ICO被叫停了,余额宝降额了,总体来说,2017年新金融可谓凤凰涅槃,新金融机体内的一些毒素正在逐步排除,行业越来越健康。
支付宝和微信的双双举手赞同其实也给我们透漏了一个支付红利讯息,二者在积极研究新技术以及探索新技术应用于条码支付领域的时候,势必会迎来新一轮的支付争夺大战,当然新技术是在被市场允许的情况下。
12月21日,在纳斯达克敲钟前的致辞里,肖文杰认真地向投资人和媒体解释到:“互联网金融不是比谁跑得快,而是看谁活得好、活得长。”肖文杰并非没有弱点,起码罗敏表现出的敏感和“顺势而为”显然要更高一筹。
微信在丰富产品服务、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要在支付宝一路高歌猛进的前提下进一步缩小市场份额差距,不断的丰富微信支付的使用场景也将是腾讯的必要且重要的战略方向之一
随着市场的监管逐步从严,支付机构的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如果想用支付服务必然需要付费了,只是这笔钱到底是支付机构来承担还是商户或者用户承担就成了一个问题。
与大家所熟悉的支付宝、微信支付不同,近日,苏宁支付突然发力,让人恍然发觉,最近几年,苏宁支付已经悄然成长为一个拥有5000亿交易量,注册用户达到了2.1亿,服务商户超过了百万家的支付业巨头。
截至目前,腾讯已拥有第三方支付、征信、银行、基金销售、小贷、保险等金融牌照,并通过参股中金间接获得了境内券商全牌照,成为除阿里之外金融牌照最齐全的互联网公司。
今年以来,随着支付宝和财付通不断拓展支付场景,第三方支付的市场份额变化越来越小,双寡头局面稳固。一季度,支付宝和财付通合计占据市场94%的份额,二季度这一数据升至94.3%。
高通请求中国禁造禁售iPhone;乐视网前三季度预亏16亿;20余家机构已接入网联,支付宝财付通四大行在列;首批4.65万台iPhone X从郑州发货出境;支付宝推出租房平台。
腾讯旗下的阅文集团已通过香港上市聆讯,将于下月上市,融资规模6亿至8亿美元,这将是腾讯第一个独立上市的子公司。同一天,腾讯作为最大股东的搜狗,已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申请。
在目前的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中,支付宝和财付通双雄格局已定。但从微信和支付宝大战这一缩影中,我们可以预见第三方支付市场依然存在着许多变数。
日前,微信支付内测了一款名为“零钱通”的业务,零钱通可直接用于转账,发红包,还信用卡,扫码支付等形式的消费,同时,零钱也能赚钱收益。你认为2018年财付通真的能超越支付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