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掉瑞幸吧,中国的咖啡市场有新的故事可以讲
但在未来几年,咖啡的胜利故事还是属于那些专注做好咖啡,不再去追逐资本利益,真正拥有渠道和产品能力的新品牌上。
在世界资本市场上,有这样一群基金,他们深入挖掘的各家上市公司的情况,找准时机阻击公司,从而通过做空操作大发其财,而浑水则是这些公司当中的佼佼者。
总的来说,市场有空白、用户有需求、瑞幸有能力,而无人零售终端的点,正在串起瑞幸咖啡智慧零售消费的“点线面体”,让瑞幸成为了一个拥有无限想象空间的智慧零售品牌。
如果瑞幸对抗成功但停在了这一步,那结果便是虽然可以兢兢战战地经营着并活下去,但却辜负了投资者的期望,也终将为大肆烧钱所带来的非理性成本买单。
星巴克的低迷和业绩下滑,在中国是个系统性消费的问题,单纯调价非常危险,这会加速消费者的逃逸,中国消费者既理性又不失感性,所谓的忠实星巴克粉丝会坚定不移的涨价消费,这个是错误的自我安慰。
试问,一个外来咖啡品牌,想在中国扩大市场,却采用既得罪老客户,又不能真心实意的吸引新用户的策略,再加上本土品牌的蚕食,又拿什么赢得消费者的心呢?
51亿美金可口可乐收购Costa、71.5亿美金雀巢入股星巴克,51+71.5=122.5亿美金!这是巨头们的赌注,到头来,咖啡市场依然是巨头对决。
传统咖啡品牌转变方向不失为明智的选择,而与互联网攀上关系的咖啡品牌们的竞争也将进入白热化阶段,无论是阿里星巴克“强强联手”碾压群雄,还是腾讯瑞幸互联网营销颠覆市场,都将给中国的咖啡市场带来一场大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