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泄露再受关注,问题根源在哪?平台能做什么?
央视的315晚会落幕了,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又一次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
当公司大到一定体量,到底应该做一些什么?答案可能有很多,但一定包括为更低门槛的品牌成长环境、更公平的就业和财富升级路径,以及主动开辟并走进新的赛道,为行业找到潮水的方向。
目前支付宝方面对其最新宣布的刷脸支付“无上限投入”政策,解释为不仅仅是补贴,“补贴是一部分,但还包括营销费用、研发费用和对有科技能力的公司的投资计划等。”
Facebook面临着空前的发展危机,2019年的Facebook恐怕会活得比2018还要狼狈。能够保持用户增速,能够稳住市场,这对于Facebook或许就已经是最大的胜利,更别提走出2018年的阴影
如果仍然无法有效处理好用户隐私问题,Facebook成为第一家因为“价值观”而陨落的互联网巨头,也不无可能。
如何平衡信息的开发利用与个人隐私的保护,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或许类似规定的出现也可以成为数据隐私保护的一种手段。
隐私保护的真正意义在于用户对自己隐私是否可控,如果用户连什么信息被泄露,什么时候泄露,泄露到哪一程度都不清楚,所谓“保护”也不过是企业获取信息后最基础要求而已。
如今互联网已经渗透入每个行业,用户在享受互联互通带来的好处之后,显然已经对信息被泄露感到越来越烦恼和恐慌。